2019初见展览上海站,此次展览请您请勿携带武器、烟花爆竹、激光器、激光笔入场。请勿外带饮料、酒水或食品入场。请大家遵守秩序,注意维护场内环境及氛围,感谢配合!
限购说明
每单限购4张
儿童购票
1.2米以下儿童免费,1成人仅可带1儿童入场
座位类型
现场无座位,请听从现场安排,有序进场
活动时长
以现场为准
入场时间
请于开始前约30分钟入场
禁止携带物品
由于安保和版权的原因,大多数演出、展览及比赛场所禁止携带食品、饮料、专业摄录设备、打火机等物品,请您注意现场工作人员和广播的提示,予以配合。
寄存说明
无寄存处
你见过1860年代的历史影像吗?
那个年代的中国、日本、朝鲜,正在被战争炮火渲染过的天空和土地,是什么样子的?
2019初见展览上海站,你将会看到这些历史。
费利斯·比托(1832-1909)
维多利亚时期(19世纪)最伟大摄影师之一。
作为最早到访东亚的摄影师,比托最早拍摄了中国北京、中国皇族(恭亲王)。
第二次鸦片战争中,大沽、北塘炮台的记录,被世界公认为全世界最早的"战地摄影"作品,并发表于《伦敦新闻画报》。同时,比托是唯一一位系统记录了这一系列战事的摄影师,这些作品代表了新生的新闻摄影在国际舞台上的重大发展。
作为当时极少数掌握全景摄影方法的摄影师,比托还拍摄了全世界最早的香港、东京、大连等地城市全景,这些影像是研究东亚城市起源的重要资料。艺术史学家认为,比托所摄制的大范围全景照片是中国早期最出色的摄影杰作之一。
比托也是日本摄影史重要人物,采用浮世绘的上色工艺,发明现代手工上色摄影工艺。1997年,以比托为原型的电影《FELICE...FELICE...》,讲述比托与日本艺妓的爱情故事。盖蒂博物馆曾出版关于比托拍摄中国的影像,《战争美学》(Of Battle and Beauty,2000年出版),《费利斯·比托:一位摄影师的东方路》(Felice Beato: A Photographer on the Eastern Road,2010年出版)
影像是城市起点的历史记录,是城市变化的一种观看方式。作为中国、日本和朝鲜最早的历史影像,费利斯·比托的影像记录了晚清时期最早的北京城市建筑,他的人物肖像讨论的则是日本城市生活的人物关系,城市景观与人物肖像两种影像的表达,让我们了解过去关于人的身份界定。
本次展览是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馆藏历史影像的首次巡展,展览由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和上海宝龙美术馆联合呈现,作为世界最早的东亚影像记录,展览将在上海集中展示费利斯·比托珍贵蛋白影像、收藏级作品图集和丰富的影像资料及手稿文献。
北京黄寺,1860年,蛋白照片,费利斯·比托©谢子龙影像艺术馆
费利斯·比托
1832年,比托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
1844年,全家搬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
1853年,比托和英国摄影师詹姆斯·罗伯森在伊斯坦布尔开设了一家摄影室
1856年,比托跟随英国军队拍摄了克里米亚战争
1858年2月,比托拍摄了印度北部在1857年印度反英起义后的场景
1860年2月26日,比托随远征军格兰特从印度登船前往中国
1860年3月13日,比托到达香港
1860年6月,比托拍摄了大连(旅顺)甚至整个东北地区第一张照片
1860年8月,比托拍摄了英法联军攻占的北塘炮台、塘沽炮台照片
1860年8月21日,大沽口炮台陷落,比托拍摄了大沽口炮台陷落后的照片
1860年9月21日,比托拍摄北京境内第一张照片--八里桥
1860年11月2日,比托拍摄了清朝皇家成员的第一张照片--恭亲王肖像
1860年11月,比托拍摄了紫禁城的第一张照片--故宫午门
1863年7月,比托到达日本横滨
1864年,比托拍摄日本下关战争
1871年,比托拍摄朝美战争
1885年,比托拍摄苏丹起义
1886年,比托拍摄了缅甸兵变
1894年,比托在缅甸曼德勒开设摄影馆
1909年1月29日,比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去世